1. Home
  2. /
  3. 兒少心理
  4. /
  5. 大隻雞晚啼?談兒童的語言遲緩

大隻雞晚啼?談兒童的語言遲緩

2020/11/01
羅秋怡院長
羅秋怡院長

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
30年執業年資
馬偕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執業17年
國立台南大學/南台科技大學講師
政大、輔大、高師大、嘉義大學心理實習督導

翰翰,四歲上幼稚園小班,常東奔西跑,不聽老師說話,會的詞彙不多,發音不清楚,後來才檢查出是中度聽障,配帶助聽器後情況漸有改善。

小平,已經三歲了,雖會說一大串句子,但總是揀人家的語句末尾重複說,或自創新語,嘰哩咕嚕的聽不懂,很難聊上兩句,醫師後來診斷是有輕微自閉症,須做早期療育來復健。

六歲的小真,直到去年才會說句子,動作比較慢,學習力較同年小朋友慢,後來才發現是邊緣智能不足的孩子。

正常的語言發展的特質

語言不只是把話說出來而已。語言包含幾個要素,如認知,理解,發聲,語法結構及溝通。語言是人天生的一種能力,即使嬰兒無法說話仍具備語言前期的基本動作,如發聲,非語言溝通的能力。在適當的文化刺激之下語言會隨著逐年的生理成熟而慢慢出現而完整。嬰兒從凝視母親的眼睛,對聲音做反應,有意識的點頭搖頭,微笑,哭,無意義的音調,到學習發出有意義的聲音,如單音,疊音(爸爸,媽媽,抱抱),到複雜的句子。

小朋友一方面要聽的懂大人在說什麼,一方面也學會怎麼說,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需要,達成溝通的功能。而不說話的問題,遠比表面複雜。如果在社會,生理,認知,情緒任一方出現障礙,很可能就造成小朋友無法順暢開口說話。兒童常見的語言問題,包括發音不清楚,構音不全;韻律不順暢,如口吃;語言發展偏差/遲緩;溝通障礙,如自閉症。

造成語言遲緩的原因:

相關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環境、認知、情緒等。而遲緩的原因牽涉日後治療的方向。

  1. 生理因素:辨音困難,口腔肌肉張力不足,腦缺氧,神經病變,聽障,感染腦炎,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新陳代謝異常,腦性痲痹,唇顎裂。
  2. 心理因素:情緒障礙,親子關係異常,問題家庭,自我封閉,過度害羞,退縮氣質。
  3. 社會環境:家庭照顧不足,親戚保母代養,缺乏互動,菲勞照顧語言不通,被虐待,被遺棄,營養不足,環境中文化刺激不足,環境變動太大,難以適應。
  4. 認知:智能不足,學習速度緩慢,自閉症,難以溝通,不模仿語言。
  5. 情緒:過度害羞,焦慮,退縮。

因為語言遲緩所衍發的問題

學齡前兒童因為語言遲緩,很可能出現情緒上不安,黏人,不敢獨立的情形,而行為上可能因無法表達自己,而出現類似過動,攻擊的行為。若本性害羞,不吵人,則容易靜靜躲在角落,被大人忽略。開始上學後,因對老師的解說指令一知半懂,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出現學習障礙,長期下來,很容易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自卑,也不容易交到朋友。

父母親的因應之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不需要「等」,小孩長大雖然有的就會說話,但要孩子忍受不懂別人,不被了解的時光,對孩子是件殘酷的等待,更何況當不說話成為嚴重疾病的指標時,等待無疑只是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因此家長應提高警覺,當孩子未能趕上語言的發展里程,有必要帶孩子做一個徹底的檢查。

相關的檢查單位包括:兒童心智科,耳鼻喉科,小兒神經科,復健科等。民眾應多加利用早療中心,或一般大醫院復健科的語言治療。

啟發語言遲緩小朋友的方向

如果是因為生理因素造成,首先得減輕因生理因素造成的傷害。例如,聽障兒童必先裝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才開始做語言復健。若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不足引起的發音困難,則先做口腔部位的復健,而不是急著要小朋友學音發聲。同理,若是在生理正常之下,小朋友認識的詞太少,則須先加強認知著手。若溝通有困難,則利用行為增強原理,先增強小朋友的非語言溝通行為,例如視線接觸,輪流的習慣。

單純原因的語言遲緩,家長可利用的方法如下:

  1. 互動式的遊戲中促進小朋友的溝通能力,小朋友也比較容易自發的說話。
  2. 增進溝通意願及機會。創造機會讓孩子表達,而不是幫他把一切都做的好好的。例如,當孩子要糖果時,故意給他開水。再問他,不是要開水,是要什麼?
  3. 對發音不清楚的小朋友,父母切記,莫為矯正發音,一再糾正單音,阻擋了小朋友開口的意願。父母可多創造發類似音的機會,讓小朋友多加練習。
  4. 說話時盡量放慢速度,讓孩子有機會聽清楚。
  5. 大人說話時,語句之間,略有停頓,好讓孩子有機會輪流說
  6. 增加孩子的詞彙,拓展小朋友的理解範圍。
  7. 家長親自對孩子說故事,增加談話氣氛,而不是放錄影帶/錄音帶,任孩子隨意打發時間。
  8. 鼓勵再鼓勵,練習再練習